9月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华林幼儿园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 研讨时间 | 2022.9.21 | 研讨课题 | 《STEM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户外自然探索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研讨主题 | 《Stem教育中幼儿园户外自然活动的探究》 | ||
| 发 言 记 录 | 蒋寒凡:STEM教育是当今科学教育形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培养和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STEM教育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对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彭晨晖:STEM的特征有:1.跨学科性(跨学科性是STEM教育模式中最为核心的特征。其强调的是综合运用和联系学科的知识理论,并据此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养。STEM教育与传统教育及教学模式相比,有效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相对孤立性的教学状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索中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各科知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思考,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2.实践性(实践性是STEM教育模式中极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其与传统的灌输式和讲解式教学之间最为显著的区别。STEM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育及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索和思考来进行知识的获取;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努力来进行学习经验的积累;通过实践达到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认知与内在整合。) 陆超逸:幼儿户外自然课堂的实施路径有:1. 以大自然为健身房,发展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可以是:(1)徒步活动、(2)体能锻炼;2. 以大自然为广播台,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3. 以大自然为实践场,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4. 以大自然为实验室,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5. 以大自然为艺术馆,提高幼儿审美表达能力 罗蕴玉:《指南》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觸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当今电子产品泛滥的年代,走进广阔的大自然,感受旖旎的田园风光尤为可贵。赏花、捞鱼、滑草、堆沙堡、收红薯、打野战……幼儿天生喜欢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实验基地。(1)鼓励幼儿大胆猜想:3~6岁的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索和求知欲望。在引导幼儿关注、了解自然,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例如,幼儿徒步时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新朋友”。“它很大!”“它的触角好长!”“它的颜色跟土一样,它肯定是吃土的!”“它很像蜗牛,可它为什么没有壳?”幼儿围着它讨论起来。(2)支持幼儿主动探索:除了随机生成的话题,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带着“问题”走进大自然。例如,春天在哪里?水稻是怎样生长的?昆虫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哪些果实长在地上,哪些埋在地下?……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介入,必要时为幼儿的探究提供适宜的工具和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探索自然、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的乐趣。 梁颖:幼儿户外自然课堂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 结合园本课程,做好长期规划;2. 提前勘测现场,做好安全防护;3. 商讨活动内容,准备活动材料;4. 关注随机活动,做好观察记录。 | ||
记录人:蒋寒凡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