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研讨记录
 华林幼儿园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华林幼儿园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 研讨时间 | 2022.6 | 研讨课题 | 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STEM教育的实践研究 | 
| 研讨主题 | 构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幼儿园STEM课程 | ||
| 发 言 记 录 | 张曙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在2018年国务院最新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意见》中的第二十六条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征集遴选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优质游戏活动资源和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那么今天我们来研讨一下如何构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幼儿园STEM课程。 孙逸菁: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提出将“人格培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作为适宜幼儿园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系的指标,并认为中国原创图画书可以作为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它是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小朋友在探究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探索工具,也是他们在分享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进行分享的成果。 查雨沁: stem课程包括“课”与“程”,“课”是指教学科目,“程”是指过程、历程。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在于“程”。只有“课”,没有“程”,就会走进小学化的误区。“程”就是幼儿教师要为儿童的学习搭建梯子,所以,“程”的第一步,就是要唤起幼儿的好奇心;第二步是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好奇心和兴趣不同,好奇心是不稳定的,兴趣是相对稳定的。第三步要让儿童的兴趣走向深度学习;只有深度学习才能让幼儿进行有效学习。第四步要分享与合作,最好的分享是拿幼儿深度学习的成果,跟与自己一起进行深度学习的同伴分享。“程”的第五步是创意和创造。“程”能够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彭晨晖: 针对老师对建构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幼儿园STEM课程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来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首先,通过提出问题与理论解析来加深幼儿教师专业理解,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培训课程的基础;其次,案例分析与现场体验让幼儿教师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培训课程的核心;最后,通过回顾反思与迁移创造来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素养。 朱纯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领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何更好的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以及建立与之同步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 ||
记录人:孙逸菁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