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详细内容

研讨活动

5月研讨记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1 16:52:57 浏览次数: 【字体:

华林幼儿园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研讨时间

2022.5

研讨课题

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STEM教育的实践研究

研讨主题

steam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并传承的必要性

张曙光:传统文化传承是文化因素、集体智慧在某一共同体中凝结成的“文化基因”的代际传递。教育发展的立足点是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现代教育的发展本身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是以传统文化传承为目标导向,将STEAM作为实现手段的教育模式。

朱纯奕:STEAM教育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但与此同时,源自美国的STEAM教育也带有强烈的社会功利性色彩。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可取STEAM“跨学科”的理念与“做中学”的实践方式,融入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道德、伦理和价值,以中和STEAM教育的功利性,使STEAM教育真正服务于我国教育,成为实现我国“文化基因”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那我们今天就来研讨一下steam教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张昕予: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是传统文化与STEAM要素的融合,其融合形式主要有三种:①传统文化轴心式、②STEAM偏重式、③互融式。

张曙光: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是传统文化与STEAM要素的融合,其融合形式主要有三种:①传统文化轴心式,即以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目标为轴心,而将STEAM作为实现该目标的具体实践手段;②STEAM偏重式,即以STEAM素养的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传统文化是STEAM活动的具体主题;③互融式,即传统文化与STEAM高度融合,但这对于新手STEAM教师而言难度较大,往往会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陈叶斌: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定位要求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课程设计更细致地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通过STEAM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文化基因”的理解与内化。

查雨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需贯穿于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整个过程:在设计阶段,应从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与STEAM素养两方面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实施阶段,应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调整教师的教学模式与课堂语言;在评价阶段,则应从传统文化与STEAM两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合理的综合性评价。

葛菲:以培养兴趣为重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重心,并非偏离了STEAM教育目标,而是STEAM教育目标回归的体现。

徐梦婷:此外,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我国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沃土,也为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培养学生兴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主题。

张曙光:以文化选择为基本。教育必须对文化本身做出价值判断和活力评估。而如何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任何以传统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更是如此。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文化的受体,而应主动地对文化做出选择。基于此,在开展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时,教师不能被动地选择文化作为教育内容,而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选择。

记录人:陈叶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