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研讨活动>详细内容

研讨活动

9月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12 13:52:39 浏览次数: 【字体:

             华林幼儿园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研讨时间

2022.9.12

研讨课题

幼儿园STEM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实践案例研究

研讨主题

幼儿园STEM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实践案例研究

顾佳璐: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各行各业对STEM的理论都很重视,大多数中小学也将STEM理念引入教育,但相對于幼儿教育来说,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STEM教育具有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九大特征。本次研讨活动让我们在熟知特征的情况下,结合在木工活动中老师与孩子的教与学的案例进行分析。

孙逸菁:

STEM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建构跨学科知识地图的能力。它并不是简单的“玩教具、做游戏、拼手工”,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就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幼儿在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但纵观全局总是很重视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回归点,目标的制订否准确,不仅影响着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牵制着最终的学习效果。

胡佳敏:

 评价教育活动的方法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在教育活动方法、手段及情境创设的设计上是否体现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活动方式,是否能满足幼儿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性,是否能促进幼儿在已有水平上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形式是否适宜于教学内容,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等方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如果方法不正确,是不可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而STEM 教育注重实践、注重动手、注重过程,通过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制作的过程中建构起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比如:小班的《陀螺》这一活动是让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得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经验,正是STEM教育方法的体现。

查雨沁:

STEAM课程要体现科技时代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在抽象的原理中,而是在幼儿的生活中,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例如:我们开展的木工活动《陀螺》中,陀螺是孩子们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是让幼儿在制作、玩陀螺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将科学现象生动有趣的融入其中,让科学没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因此,STEM教育要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将科学精神植入幼儿心中。

记录人:孙逸菁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