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学习资料>详细内容

学习资料

2023.4月学习资料:STEM 理念下的幼儿园师幼良好互动策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15 16:29:03 浏览次数: 【字体:

华林幼儿园课题学习活动记录

区“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

幼儿园STEM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活动时间

2023.4.10

记录人

沈怡淳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学习主题

STEM 理念下的幼儿园师幼良好互动策略

活动记录

STEM 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要能够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学科入手,全面提升幼儿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我国就 STEM 理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指导体系,如何实现对 STEM 理念的延伸,使之能够符合幼儿教育工作的真实需求,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一、STEM 理念下幼儿园师幼互动概述

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而言,STEM 理念无疑是有价值的。但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直接引入 STEM 理念会产生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发展情况不匹配,不仅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困惑,也会给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引入 STEM 理念时,就需要加强对 STEM 理念和幼儿教育工作的研究。从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角度分析 STEM 理念,幼儿教师应当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在科学目标层面,幼儿教师应当以引导幼儿观察为主,让幼儿自主观察、感知和总结科学知识,帮助幼儿实现科学素养;在技术目标层面,幼儿教师应当以幼儿实际操作为基础,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实践,加强各种科学理论和知识的运用,逐渐完成技术素养的培养;在工程目标层面,幼儿教师需要以幼儿的创作和搭建为基础,让幼儿感受不同物质材料之间的关联,为幼儿之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在数学目标层面,幼儿教师需要以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基础,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归纳和总结,为幼儿数学素养的培养构建工作基础。考虑到 STEM 理念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在师幼互动活动的构建中,要尽可能从四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对幼儿引导和培养的效果。

二、STEM 理念下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现状

(一)情感融入不充分,幼儿动力不足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较为简单,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受自身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如果在师幼互动的工作中,教师无法兼顾幼儿的情感,不仅会消磨幼儿对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疏远师幼之间的距离。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引入 STEM 理念对幼儿进行引导时,需要适当地融入情感的内容,帮助师幼之间搭建更加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但反观当前教学背景下的幼儿园师幼互动情况,师幼之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导致整个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幼儿有效启蒙工作的实际需求。

(二)互动情境不重视,互动效果不足

STEM 理念在幼儿园师幼互动工作中的引入,更加强调幼儿的全面引导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幼儿教师能够从幼儿知识、能力、技能、情感、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的学习需求角度进行思考,实现对幼儿的有效引导。而互动情境是多种不同教学元素的综合体,强调互动情境的营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教学的压力,提升 STEM 理念在幼儿园师幼互动工作中融入的价值。但事实却是,部分教师在开展师幼互动工作时,更加强调引导目标的达成,并未对互动情境的营造给予充分重视,难以充分展现出STEM 理念在幼儿园师幼互动工作中融入的价值。

(三)互动目标不明确,引导功能不强

明确的师幼互动目标,可以给幼儿教师提供科学引导幼儿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提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内容在幼儿园师幼互动工作中融入的效果,让 STEM 理念展现出更强的育人功能,提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品质。但就幼儿园师幼互动工作的现状分析,部分教师在对 STEM 理念进行融入时,并未充分理解 STEM 理念内涵,导致幼儿园师幼之间的互动存在较高的形式性。在这种互动形式下,幼儿并不能对既定的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思考,更是难以将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难以体现出 STEM 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价值。

三、STEM 理念下幼儿园师幼互动效果提升策略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是最为主要的两部分内容。教师在借助 STEM 理念优化师幼互动活动的工作中,需要注意到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教学实践工作中,幼儿教师应当基于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对策,真正将STEM 理念与幼儿园师幼互动结合在一起。

(一)关注集体教学中的互动,提升互动效果

1. 强调情感融入,提升幼儿体验

情感的融入对师幼之间互动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帮助教师达到更多的育人目标,所以幼儿教师在借助 STEM 理念提升幼儿园师幼互动效果的工作中,就需要加强对自身情感融入的关注。为此,在实际育人工作中,幼儿教师可以考虑尽可能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幼儿可能关注什么、对什么较感兴趣以及能够激发幼儿讨论的内容是什么,而后再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选择讨论的话题,逐步实现自身情感的融入,在拉近师幼之间沟通距离的同时,提升幼儿在师幼互动工作中的体验,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幼儿绘本《三只小猪》的集体教学活动为例,基于 STEM 理念对该故事重新进行审视,“为什么第一只小猪和第二只小猪所构建的房屋能够被大灰狼轻易摧毁?”主要是因为稻草屋和木屋本身稳定性较小,所以才会被大灰狼轻易摧毁。但倘若教师从科学、技术等学科的角度来提问幼儿“为什么第一只小猪和第二只小猪所构建的房屋能够被大灰狼轻易地摧毁,而第三只小猪的房屋却不会?”幼儿或许只能够从直观感受中获取答案,告诉教师“因为第一只小猪和第二只小猪所构建的房屋没有第三只小猪的坚固”,根本难以实现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深度思考。所以,在实际师幼互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视角,将具体的材料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而后再实现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2. 强调情境创设,提升引导效果情境的创设能够扩大师幼之间互动的范围,让STEM 理念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融入更加灵活多样。所以在师幼互动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必要从师幼互动的情境进行思考,全面提升师幼互动的水平。为此,在互动情境创设工作中,幼儿教师需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互动情境的创设要能够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确保幼儿能够在情境中完成知识的感知和学习,让幼儿有东西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确保情境创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互动情境的创设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教师和幼儿都能够根据情境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将更多的内容作为师幼互动的基础,确保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以幼儿绘本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为例,这是以一条虫子破茧成蝶的历程为基础的科普绘本故事。为了提升师幼之间互动的效果,幼儿教师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给幼儿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的帮助下,更加深刻地理解绘本所表达的内容,从而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这样,幼儿教师既可以扎实幼儿讨论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科学知识的融入创造充足的条件,以实现对幼儿的正确引导。

(二)关注区域活动中的互动,提升互动价值

明确师幼互动的目标不仅可以提升 STEM 理念运用的价值,同时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意义。以“斜面的作用和价值探究”为例,部分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创设时,只是给幼儿提供了轮胎和斜面,让幼儿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去感受斜面的价值。在具体引导的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只是让幼儿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器材,搭建出一个斜面,而后在斜面上滚动或拉动轮胎,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从幼儿实践活动层面来看,在该活动中幼儿接触到了斜面,并在活动中进行了实践,貌似该活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活动价值;但无论是对于幼儿的发展还是区域活动价值的体现,这种区域活动的组建方式无疑是最粗糙、最简单以及教学资源利用率最低的教学方式,它不仅限制了区域活动价值的发挥,也限制了师幼之间的互动内容。在 STEM理念的支持下,幼儿教师可以基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层面的学科知识,重新对该活动进行建构,从而提升师幼互动的价值。如在具体活动创设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以两人为一组,让幼儿合作将轮胎搬到一个较高的台子上,并让他们记住在轮胎搬运过程中的感觉。而后,教师再为幼儿提供斜面搭建工具,让他们搭建一个斜面,并通过在斜面上滚动轮胎,将轮胎转移到较高的台子上。之后,教师就可以基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体验向幼儿提出问题:“对比两种搬运轮胎的方式,你认为斜面的价值是什么呢?”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内容的渗透,幼儿教师还可以提问:“对比两种搬运轮胎方式所耗费的距离,你认为斜面不好的地方在哪里?”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摆脱“能不能”“会不会”“是不是”等简单问题的局限,还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幼儿实现深度思考,完成启蒙效果的提升。

STEM 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可以给幼儿教师的启蒙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提升幼儿教育工作的品质。所以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加强对 STEM 理念的研究,并将其灵活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改进和完善,满足幼儿培育工作的真实需求,筑好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体现出自身在幼儿培育工作中的价值。

备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