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学习资料>详细内容

学习资料

3月学习资料:从师幼互动谈STEM教育理念在幼⼉园的萌芽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6 13:06:03 浏览次数: 【字体:

华林幼儿园课题学习活动记录

“十教育科研课题

幼儿园STEM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活动时间

2022.3.10

记录人

陈叶斌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学习主题

从师幼互动谈STEM教育理念在幼⼉园的萌芽

活动记录

近⽇⼜阅读了⼀篇题为《你不得不知的STEM教育九⼤特征,缺⼀不可》的⽂章,从中得知STEM教育 具有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九⼤特征。在熟知特征的情况下, 结合在⽊⼯活动中⽼师与孩⼦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对话,发现STEM教育理念在幼⼉园开始萌⽛了。

⼀、案例分析

“⼩朋友们,今天⽼师给⼤家带来了⼀件神秘的礼物,欢迎新朋友出场!”

“哇!!!!这么⼩巧可爱的玩具!!!好像我玩过的陀螺。”

“这个陀螺是⽼师在⽊⼯坊⾥做的,你们猜⼀猜⽼师是⽤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这⼀师幼互动体现了STEM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境性。把多学科知识融⼊有趣、具有挑战性、与学⽣⽣活相关的情境中,

从⽽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不是教授学⽣孤⽴的、抽象的概念或知识。)

“我知道!我知道!是⽤⼩⽊板和钉⼦做的”“还需要锤⼦”……

“对,今天我们⼀起来做个⼩陀螺吧”

“⽼师我想做个圆形的”“⽼师我要把它涂成彩⾊的”……

“每个⼈都有⾃⼰独特的想法,那请你们把你想做的陀螺画下来吧”孩⼦们纷纷拿起纸和笔将⾃⼰的“设计”画下来。

(这⼀环节体现了STEM教育的设计性与艺术性)

“⽼师,为什么我的陀螺转不起来呢?”“为什么我的陀螺没他的转的久呢?”“你和那个转得起来的或那个转得久的⽐⼀⽐,看⼀

看,你们的陀螺有什么不⼀样呢?”。⼀会⼉孩⼦⾼兴的跑过来对⽼师说:“我知道啦,原来他的钉⼦钉在⽊板的中间的,我钉

偏了。我要重新再做⼀个转得久的陀螺。

(这⼀环节通过幼⼉⾃我感知、⾃我发现问题和⾃我解决问题,体现了STEM教育的协作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

接着有的孩⼦在进⾏第⼆次的创作,有的孩⼦在进⾏陀螺⽐赛,好⼀幅“⾃由散漫”的情境。

(孩⼦们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体验为主,没有⽼师教的痕迹,体现了STEM教育的趣味性、体验性。)陀螺制作的过程本⾝是⼀种技术和艺术,⽐如:钉钉⼦;玩陀螺时是科学现象的呈现;⽽寻找制作陀螺的中⼼点⼜体现了数学的概念;最后陀螺运动是⼀种民风民俗,体现了东⽅民族崇尚礼仪、以和为贵的社会氛围;因此这⼀活动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社会、数学、艺术领域的融合,可见STEM教育理念已在 幼⼉园开始萌芽了。

⼆、实施策略

萌芽的STEM教育新理念如何在幼⼉园中落地、⽣根、发芽、开花、结果......还需要进⼀步的深⼊研究,以此来促进和培养师幼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我通过⼤量的⽂献查阅,结合我园实践的研究,认为在幼⼉园开展STEAM教育需要做好以下⽅⾯:

1.要有明确的教育⽬的。

STEM教育的核⼼⽬标是培养学⽣的创造性思维和建构跨学科知识地图的能⼒。它并不是简单的“玩教具、做游戏、拼⼿⼯”, ⽽是⼀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就会迷失⽅向,我们就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幼⼉在园的每⼀个环节 都是教育,但纵观全局总是很重视集体教学活动,⽽华东师⼤朱家雄教授概括当前的集体教学活动20%有害,50%可上可不 上,20%才有效。⽬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标的制订否准确,不仅影响着教育过程,很⼤程度上牵制着最终的学习效果。

2.要有正确的教育⽅法

评价教育活动的⽅法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在教育活动⽅法、⼿段及情境创设的设计上是否体现了⼉童的年龄特点、活动⽅式, 是否能满⾜幼⼉学习⽅式上的差异性,是否能促进幼⼉在已有⽔平上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形式是否适宜于教学内容,活 动中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等⽅⾯。《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常⽣活中进⾏的,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体验获得经验的。如果⽅法不正确,是不可能达到教育⽬标的。⽽STEM 教育注重实践、注重动⼿、注重过程,通过制作⾃⼰喜欢的东西,在制作的过程中建构起关于科学、技术、⼯程和数学的知识。⽐ 如:《陀螺》这⼀活动是让孩⼦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体验来获得关于科学、技术、⼯程和数学的经验,正是STEM 教育⽅法的体现。

3.要⿎励孩⼦⾃⼰探索。

探究式学习是⼀种以学⽣⾃主的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式。探究式学习可以满⾜⼉童探究的本能,使其获得亲⾝ 参与探究的体验;可以促进⼉童的积极思维,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合,培养和提⾼⼉童学以致⽤的能⼒;有利于⼉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STEM学习正是基于现实问题的探究式的教学⽅式,⼀个完整的STEM 教学应该是基于现实⽣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因此,幼⼉园开展STEM教育要⿎励孩⼦⾃⼰探索。

4.要结合孩⼦的实际⽣活经验。

STEAM课程要体现科技时代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在抽象的原理中,⽽是在幼⼉的⽣活中,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事物。

例如:我们开展的⽊⼯活动《陀螺》中,陀螺是孩⼦们平常⽣活中常见的,是让幼⼉在制作、玩陀螺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将科学现象⽣动有趣的融⼊其中,让科学没有距离感和陌⽣感。因此,STEM教育要结合孩⼦的实际⽣活经验,将 科学精神植⼊幼⼉⼼中。

备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