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
华林幼儿园科研活动研讨过程记录表
| 研讨时间 | 2023.11.22 | 研讨课题 | 《幼儿园项目活动中松散材料应用的实践研究》 | 
| 研讨主题 | 运动会上的“新项目” ——大班情境式建构活动中多结构材料运用的行与思 | ||
| 发 言 记 录 | 顾艳:建构游戏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一种游戏,近年 来,户外建构活动更是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园情境式 建构活动是在建构游戏的基础上增加“情境”的元素, 依托主题内容,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游戏场景,幼儿 在此情景中借助各种材料进行的搭建活动。本文以 多结构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情境式建构为切入 点,用大班幼儿设计运动会上的新项目为例阐述情境 式建构游戏中多结构材料的开发与运用的实践探索。 一、游戏背景 秋高气爽的十月,幼儿园的运动会将要开始了。 关于这次的运动会,园长妈妈把“举办权”交给了大 班幼儿,这一下幼儿乐开了花,他们要设计一届属于 自己的运动会啦! 在幼儿经过查阅资料、问询家长、 教师协助之后,运动会的雏形逐步形成,可是在确定 运动项目时,幼儿遇到了难题——园长妈妈要求设计 一个全新的、以前没玩过的运动项目。这下幼儿犯愁 了,以前运动会上的项目不能再用了,怎么办? 经过 一系列的讨论、协商,最终幼儿设计了这样一个运动 项目:奥运大综合(跨栏—攀爬—跳水—游泳),规则 是:4 人一组,从起点同时开始,先跨栏,再爬上高台, 跳水进泳池游泳,最先游到终点获胜。同时幼儿也商 量好,用户外的大型碳素积木搭建所需器材。 二、游戏过程 (一)初次建构 因为从小班开始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建构技 能,因此搭建一个跳台,还是比较容易的。拿着设计 的图纸,文文、涵涵和清清等人来到了建构区里,他们 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我要用长条形的积木来搭建台 子当跳板。”“我要用 4 个圆柱形做底下的柱子,不然 跳台达不到高度。”“底下我顺着台子搭一个圈,当游 泳池。”……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幼儿各就各位开始 忙碌起来。很快,一个半人高的“积木长方体”就出现 在大家面前,幼儿还细心地搭了三层能走上去的“台 阶”,清清顺着“台阶”走上长方体,纵身往下一跳,“成 功啦! ”几个幼儿欢呼庆祝跳台搭建成功。而另一边, 搭建跨栏的幼儿也用长条形积木加圆柱体积木垒高 成跨栏的样子,搭建了 3 道跨栏。搭建泳池的幼儿用 长短不同的积木围合搭建了游泳池。这样,“奥运大 综合”项目初步形成。当幼儿都欢呼雀跃地庆祝搭建 成功时,教师在一旁提醒幼儿:“这个只能接龙去玩, 看不出这是比赛用的!”幼儿听了教师的话,马上就 想到问题的所在:我们是在搭比赛用的,是个人同时 进行的,需要 4 条这样的赛道。可是当他们动手搭建 第二条跑道时,问题出来了,在搭建第一条赛道项目 时,因为搭建跳台的长方体,他们已经使用了一大半 的碳素积木,剩下的积木不多了,还有 3 条跑道上的 跨栏、泳池、高台需要制作,怎么办? 建构活动只能 停止了。 (二)第二次建构 幼儿一出教室就迫不及待地跑向资源箱,找到一 堆纸盒、奶粉罐、蓝色玻璃纸……跨栏组的幼儿很快 就用奶粉罐和长条积木搭建好了跨栏;游泳组的幼儿 也用纸盒围合成了游泳池,还在游泳池里放了一张蓝 色的玻璃纸,他们说这代表里面有水。跳台组犯愁了, 他们把纸盒堆积在一起后,幼儿连“台阶”都走不上, 一脚踏上去,纸盒“台阶”就瘪了,更别提“纸盒跳台” 了,根本无法承受幼儿的重量。其他组的小伙伴在搭 好自己的项目后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帮忙出主 意,跨栏组的小小说:“我们还有剩下的奶粉罐,你们 用来搭楼梯,不会踩扁,以前我们晨锻时就踩过的,很 结实的。”蛋蛋说:“可是奶粉罐只剩 4 个了,还有 3 个 跳台的台阶要搭,不够呀。”“那还有什么可以用来做 台阶,又不会坏呢?”小小问。这时,悠悠突然指了指 晨锻区的轮胎,“你们看,晨锻的轮胎可以做台阶呀, 晨锻时不是把轮胎堆成小山,我们还爬山的呢。”幼 儿一听,顿时立刻跑去推轮胎过来,一个摞一个,堆成 2 座小台阶,“还差一个跑道的台阶,轮胎也不够了, 怎么办呀?”文文着急了,悠悠又跑到晨锻区,把一筐 的梅花桩(牛奶罐)抱了过来,对文文说:“我们还可 以用这个做台阶”。文文赶紧和悠悠一起,用梅花桩 拼搭了剩下的一座小台阶。可是跳台呢,用什么呢? 清清也跑到晨锻区,想找找有什么可以做跳台的东 西,可是绕了一圈又一圈,一会儿拿根跳绳,一会儿拿 个球拍,可是看看手里的东西,他又送了回去。在食 堂外面转悠的涵涵发现了送菜来的篮筐,她问厨房的 阿姨:“阿姨,这个筐子我能站上去吗?”厨房阿姨觉 得奇怪:“你要筐子干什么呀?”涵涵说:“我们在找能 站在上面的东西,这个筐子行吗?”阿姨说:“哦,这个 筐子很结实,你们能站上面,不会坏的。”涵涵高兴地 问阿姨要了两个筐子跑回来了,她高兴地对其他幼 儿说:“我问过厨房的阿姨了,她说这个不会踩坏的。” 幼儿们高兴地把两个筐子叠加在一起成了一座高台。 东东、悠悠、琪琪找到了很多方形体操垫,他们把体操 垫摞在一起有半人高,这样“体操垫高台”搭好了;最 后一座高台是小小他们找来了爬梯组合玩具里的梯 形木架,直接放在跑道上,他们得意地说:“这个不用 搭了,直接可以用。”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努力,四条 材料不一、高低不一的跑道就搭好了,幼儿乐坏了,直 接在里面玩了起来。 (三)第三次建构 这一次,幼儿将剩下的所有小积木和牙膏盒间隔 排序在每条赛道中间当作分割线;在晨锻区找来了跳 绳,当作起点和终点,终点处还用瓶子插上小红旗,期 待最终的获胜者。 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集娱乐、竞赛于一体,看到 这个场景就不难想象幼儿比赛时的激烈画面。就这 样,大班幼儿在筹备运动会的过程中,将建构活动与 运动相结合,充分运用多结构材料进行运动项目的设 计与搭建,设计了与众不同的“新项目”,提升了自己 的学习能力,从而开启了幼儿园情境式建构活动的新篇章。 张朝侠: 是的,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要关注经验回顾。在建构活动中,幼儿对多结构材料的使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多结构材料的认知 也仅限于幼儿日常角色游戏。因此,幼儿一开始选择 “积木”这种传统的建构材料,虽然积木也属于低结构 材料的一种,但是单一的积木造型,让游戏缺乏情境化,缺乏趣味性。在活动中,因为积木不足时,教师没 有帮助幼儿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引导幼儿回忆小、中班时的建构活动,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 的办法:原来不只是积木,我们以前用过这么多的东 西进行搭建,各种材料都能成为搭建材料。 尤梦洁:另外教师还要做到适时提问。幼儿在选择多结构材料的过程 中,教师始终在旁观察,记录幼儿的言行,为解决幼儿 的困难时刻准备提供支持。当幼儿成功搭出 4 条赛 道成品时,教师及时借助建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成 品,让幼儿分析各个赛道成品的不同之处,教师也适 时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搭建过程,及时反 思。问题一:“为什么你们觉得用不一样的材料搭建 出来的赛道更有意思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幼儿 进一步认识到多结构材料在建构活动中的意义。问 题二:“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来搭建呢?”这个问 题再次让幼儿回到对材料选择的思考上,每种材料因 其自身特点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功能,有的可以用来搭 建,有的不能搭建。问题三:“同样都在搭建,都是在 用纸盒,为什么小小说纸盒不能用,涵涵说纸盒能用 呢?”结合自己在搭建过程的亲身体验,幼儿对“纸 盒”材料有了分析和辨别的能力:同样的材料要适用 于不同的情境中。连续 3 个问题,不仅是对幼儿建构 行为的回顾、反思,还是在帮助幼儿积累多结构材料 选择的方法。 彭晨晖:情境引导也是相当重要的。大班此次建构活动是建立在幼 儿园运动会即将召开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的,而此次 运动会又将由大班幼儿自行设计并举行。当主动权交给幼儿时,对大班幼儿来说,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这样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建构游戏,灵活、 有趣的多结构材料在活动中协助幼儿完成了比赛项 目的搭建,促进了幼儿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还提升了建构技能。 黄芳:皮亚杰说过:“儿童认知发展要在其与环境的交 互作用中获得。”幼儿的活动需要环境支持。在开放 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在与多结构材料的互动中增进智 慧、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虽然多结构材料在幼儿园 中已经“普遍开花”,但对多结构材料的研究,我们仍在路上。 | ||
记录人:张朝侠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