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学习资料>详细内容

学习资料

5月学习资料:松散材料在中班幼儿游戏中的运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7 09:44:22 浏览次数: 【字体:

华林幼儿园课题学习活动记录

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幼儿园项目活动中松散材料应用的实践研究

活动时间

2023.5.10

记录人

尤梦洁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学习主题

松散材料在中班幼儿游戏中的运用

活动记录

当前,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需精心设计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由于各个年龄段幼儿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学习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可在中班投放松散性材料,鼓励中班幼儿借助材料进行观察、思考、实践,从而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有效应用松散性材料,是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经验,围绕松散性材料展开探讨,以期为更多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松散性材料提供参考。

一、松散性材料的定义

松散性材料也称为L o o s e Parts,是欧美早教、幼儿园、托班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进行尽情想象和创造。松散性材料是能够以多种方式移动、搬运、组合、重新设计、排列、拆开并放回原处的材料,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材料组合使用,而且它们在幼儿园内随处可见,如纸盒、小树枝、小石头、瓶瓶罐罐等。这些材料不仅便于收集获取,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另外,松散性材料不仅包括自然的材料,纽扣、瓶盖、厕纸等也能够成为松散性材料。

二、松散性材料的有效利用

(一)运用松散性材料提升幼儿专注度

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专注力持续时间较短,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对此,教师可借助松散性材料进行教育引导,让幼儿专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专注力。例如,在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时,笔者带领幼儿到户外操场寻找材料。看到各种颜色的鹅卵石,幼儿兴奋不已,他们纷纷利用石头这种松散性材料进行创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没有出现讲话、东张西望的现象,他们认真、专注地投身于石头画的创作中。由此可见,教师可借助松散性材料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利用松散性材料进行教育引导,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的日常活动注入活力。

(二)运用松散性材料锻炼幼儿整理能力

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知识归纳能力。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松散性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让幼儿一边感受操作松散性材料的乐趣,一边锻炼思考能力。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 幼儿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受到限制,他们需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导。教师在游戏中运用松散性材料,能为幼儿提供自主思考、整理的空间,从而增强幼儿的整理能力。

例如,在开展“我是小小收藏家”趣味活动时,笔者鼓励幼儿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松散性材料。在活动开展前,笔者观察了幼儿的“百宝箱”,发现每一名幼儿都能够按照塑料、纸、石头、落叶等不同的类别进行材料收集和归纳。幼儿不仅向笔者介绍了自己收集的松散性材料,还描述了对这些材料的制作想法。幼儿在收集和整理松散性材料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还发展了整理能力,学会了将各类物品分门别类地摆放。在整理松散性材料的活动中,教师还可运用富有趣味的游戏方式,比如石头剪刀布等,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松散性材料的整理和归纳,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对于一些幼儿难以分类的材料,教师要给予指导和提示,帮助幼儿增强分辨能力和整理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借助松散性材料,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收纳和整理能力,为幼儿将来进行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三)运用松散性材料增强幼儿思考能力

幼儿对于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借助松散性材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幼儿的思考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仅仅通过语言教学,难以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甚至可能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基于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特点,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身边的松散性材料进行思考和创作。

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树叶画”活动时,笔者引导幼儿对自己从户外收集的落叶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向幼儿提问“大家看一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分别是什么动物?(展示动物的黑色剪影)”,幼儿积极举手,表示屏幕上的动物分别是小狗、小猫、大象、小鸟、海豚等。接着,笔者鼓励幼儿对自己收集的树叶进行思考,“如果使用树叶拼贴小动物,这些树叶可以拼成小动物身体的哪些部位?”幼儿积极思考,仔细对比树叶和图片。然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安安说“柳条可以作为大象的鼻子”,晓峰说“枫叶可以作为孔雀的大尾巴”,梓涵说“杨树叶子可以作为小鸟的头,正好有一个尖尖的嘴巴”。笔者肯定了幼儿的观点,并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创作,将树叶这种松散性材料拼成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运用松散性材料对幼儿进行教育启迪,能够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促使幼儿对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由此可见,松散性材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也是教师培养幼儿思考能力、发散思维的重要教育工具。教师应在教育活动中借助松散性材料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 地成长。

 

备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