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学习资料:探索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
华林幼儿园课题学习活动记录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幼儿园项目活动中松散材料应用的实践研究》
| 活动时间 | 2023.3.2 | 记录人 | 黄芳 | 
| 参与人员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
| 学习主题 | 探索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 | ||
| 活动记录 | |||
| 【摘要】 STEM教育与我们课程游戏化倡导的理念是否一致,如何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开展幼儿园的STEM教育实践,来培养幼儿科学的思辨能力、艺术的创想能力,萌发孩子的探索欲,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厘清了两者的核心价值,分别从打造根植于“玩”的STEM课程环境,构建园所STEM课程体系来谈谈我园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STEM教育实践。 【关键词】 课程游戏化 STEM教育 幼儿发展 【正文】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的相关研究表明:“越早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基础的STEM学习,他们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学习更容易获得成功”。说起当下教育领域的热闹话题,STEM无疑是其中之一。那什么是STEM,它与我们课程游戏化倡导的理念是否一致,如何开展幼儿园的STEM教育,来培养幼儿科学的思辨能力、艺术的创想能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萌发孩子的探索欲,致力于让每一位幼儿快乐成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 课程游戏化理念引领,把握STEM教育核心价值 作为江苏省首批STEM项目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STEM所提倡的理念与我们的幼儿教育理念有哪些相融共通的地方? 1、SETM教育的核心价值 张俊教授指出:“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学习,尤其强调通过以工程为核心的设计和制造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这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STEM教育倡导我们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用工程思维,而不仅仅是科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学习加以整合,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因此,幼儿园的STEM教育基于以上观点,它提倡教师首先要有一种“STEM素养”,用STEM思维去重新审视平时已经惯常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在做之前进行真实的设计和现实的规划,将科学探究、数学认知有机整合进来,增进幼儿善思考、勤动手,爱探究的科学素养。 2、课程游戏化的核心价值 课程游戏化是一个质量工程,抓课程游戏化这件事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而是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抓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是能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与需要。 3、STEM教育与课程游戏化关系 因此,当我们聚焦课程游戏化和STEM教育理念,我们会发现,两者的理念是一致的,是相融共通的,都是以幼儿为发展的主体,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核心素养。 因此,在江苏省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我园致力于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STEM教育,是贴近幼儿、教师与园所发展的需要的,也是我们园所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 二、打造根植于“玩”的STEM课程环境 作为江苏省首批STEM项目试点学校,我们秉承游戏精神,拓展教改视阈,基于五大核心素养——“探究”、“思辨”、“创新”“合作”、“坚持”,建构STEM理念下特色课程,打造根植于“玩”的创意环境,支持孩子运用多元材料创新创造,探索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多元化活动途径,养成孩子爱探索、求创新、善思辨、乐表达、会合作、能坚持的STEM素养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我们结合STEM课程内容,最大化的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户外、专室、班级以及公共区域,创设丰富多元的STEM学习环境。 1、户外STEM游戏空间打造 1)STEM环境打造之户外建构区 我园的户外建构区有大型积木建构、PVC管道建构区、苏式白沙建构区以及木工坊,各类刨刀、锯子、钻头、切割等等工具,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建构的能力,让幼儿创意思维手工落地,传承和培育孩子的“工匠”精神,也让幼儿的建构活动内容与形式更丰富多样,各个建构小区相互连接互通,比如,如何让独墅湖隧道从小池塘上穿过,如何让环球188搭得又高又稳固,怎样让高架桥上的小汽车开到目的地,孩子们大胆建构,乐于探索,将工程概念融合,充分体现了幼儿“探究”“合作”“坚持”“思辨”的STEM核心素养。此外,建构乐园里还呈现着许多孩子们的设计图,对即将开始的建构内容有一定的规划与思考,进行有目的地建构,作品照片也能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2)STEM环境打造之种植园 基于孩子的学习需要,种植园分为户外种植区、花房实验区、室内认知区。 在户外,孩子们利用轮滑等制作了喂鸟器吸引小鸟前来觅食,围墙上制作了雨水采集箱,平时可以进行灌溉。温暖的花房可让幼儿观察植物在室内外生长的不同,通往种植园的楼梯间,是个浓缩的标本馆,里面有各种植物的标本以及二维码,用提供的IPAD扫一扫,可以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在种植园里,孩子们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与规律,了解生命科学,运用STEM理念,给幼儿多样化的种植体验。 3)STEM环境打造之泥沙乐园 我园原有沙池面积为20平米,幼儿进入活动感觉有点拥挤,玩沙活动中经常会不小心踩坏同伴的作品或干扰到同伴,讨论时,孩子们提出希望可以有一个大点的玩沙池,孩子们进行了设计,我们依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原址完成了新沙池的改造,从工人叔叔一步步的改造中,在安全距离内,孩子们一起观察、见证着沙池的大变身,这些以前在暑期完成的工程,平时孩子没有机会参与和观察,这次,孩子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砖块是如何垒高、堆砌的,沙池中的两棵树怎么办?孩子们说要留着,在树阴下玩沙更有趣,小树是如何围合的,活动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说现有管道太矮,沙子滑不快,要是有滑滑梯就更好啦,于是,沙池里又新增了高度不同的平台,融合了滑轮、管道等元素,孩子们思考如何能更省力地运沙,设计路线,动作操作,活动中有科学、技术、工程等,一个小小的STEM项目学习活动形成了。孩子们可以通过认识问题、制定计划、测验和试验以及加以改进的过程来学习并获得发展,体验STEM探究的美妙。 2、班级区域STEM探究融合 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合理灵活的规划活动室空间,恰当的布置桌椅,以方便幼儿游戏活动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班级的区域成为幼儿STEM 探究的天地,如:在一些区域,我们会提供专门的工具区:观察工具、实验工具及测量工具,科学区的钳子、滴管、打气筒、塑料刀、甩子及漏斗、放大镜等,延伸到户外的风车、风向标等;益智区的天平、温度计、量杯、量勺和计时器(沙漏)等、生活区的塑料刀具、榨汁机、削苹果器、烤箱、蒸箱等,自然角的直尺、量杯、铲子、耙子、放大镜等,正如:STEM中所提倡的,在班级的区域中蕴含着无数的STEM教育的机会。 3、丰富多元的专室STEM探索空间: 乐高专室:我们采购丰富的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乐高配套玩具,创设桌面、地面、柜面、墙面的多维立体空间,依据不同的搭建主题,和幼儿一起将乐高室划分成不同的搭建区域,如:交通工具区、人物动物区、风景区等,提供每个年龄段幼儿活动材料及操作图谱、多媒体设施,给幼儿创设了自由创想的乐高乐园,以主题式的活动开展,幼儿以区域活动的形式进入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究,比如,大班的我爱家乡主题中,孩子们利用齿轮、皮带传动等制作了会升降的城门、会开合的大门、转动的摩天轮、直升飞机等,这些能动起来的作品融合了技术、工程、科学、数学、艺术的概念,STEM教育初显成效。 STEM科发室:科发室打造出磁铁区、电力区、玩水区、光影区、力区、感官区等,充分利用走廊开辟声探区,让孩子们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的传递,支持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公共区域STEM创意空间: 在园所公共空间的营造中,我们努力使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孩子探索及学习的空间。一方面:我们对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进行探究空间的合理规划,如:一楼走廊木质多元探索墙全覆盖,含音砖、小球坡道、磁铁轨道、磁性拼图等内容,灵活多变的材料给予孩子更加多元的探索空间;二楼走廊中的声音区,传声筒、乐感墙……让幼儿感受到声音的奥秘,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奇妙。 三、内化理念,构建STEM课程体系 怎样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引下,开展适宜于本园幼儿的STEM 教育?我们将课程作为开展STEM的有力抓手,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积极建构STEM园本课程体系。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来源广泛,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发展来预设和生成适宜的、有价值的活动内容。 在《江苏省基础教育SREM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将STEM课程内容划分为13个领域,列举了100多个项目,我们组织老师们讨论,这些项目中有没有哪些是我们了解的、适合于幼儿来活动的项目?这是老师们列举的内容,如:能源与动力神奇的再生纸、大风车、小灯泡亮起来交通与运输汽车总动员、高铁工程队、动力小车机械与制造好玩的投石器、保护蛋宝宝、趣味跷跷板航空与航天火箭升天啦、有趣的降落伞 这样的内容梳理,有助于老师们结合当下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预设或生成相关的活动内容。 1、基于项目的STEM活动开展 随着课程游戏化不断深入,鼓励幼儿对材料进行创新创造,我们积极探寻更开放的,内容更丰富多元的STEM活动,以项目活动开展幼儿园STEM活动。一阶段围绕一个问题,问题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与经验,来源于儿童的兴趣,来源于教师的观察等,从幼儿年龄特征及学习特点出发,聚焦问题,展开计划、讨论、实施、反思改进等活动。比如,最近结合迎新活动,大班正在开展的新年树的项目活动,在活动初期,我们在与幼儿讨论如何进行迎新活动时,孩子们提出要做一棵新年树,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提出很多制作新年树的想法,由此,一个“新年树”的STEM项目活动开始了。 活动前,教师对整个项目有一个初期的规划,对活动开展脉络进行设计,你看到的新年树是什么样的?你想做什么样的新年树?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怎么做?通过小组收集材料,幼儿合作制作,发现问题,调整优化、展示。 在这个活动中涉及的STEM概念:数学科学技术工程几层?形状?高度?数量;材料的材质特点,生命科学——树的组成;材料的选择,工具的选择,建构方法和技巧与平衡和稳定性相关的结构概念……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学习合作、坚持、探究、反思、调整,STEM核心素养突显,增加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与STEM思维。“新年树”STEM项目中,在STEM教育理念主导下,孩子们看似都在“玩”,但是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多感官参与,既动手又动脑,促进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2、班级活动中的STEM教育 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以及区域活动中,同样蕴含大量的STEM教育的契机。比如建构区中,如何让楼房搭得又高又稳固,科学区中如何让汽车动起来,生活中区如何运用测量的方法解决混合果汁的口感问题,玩水区中,如何让水往高处流……可以说,处处都有STEM教育的契机,重要的是老师们需要有STEM的意识,善于抓住契机进行引导。 3、开展STEM专室活动 专室也是探究STEM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的专室包括科学发现室、乐高室、木工房,在这里蕴含着开展许多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教育的机会,例如,乐高室中“4C”模式—“联系、建构、反思、延续”与STEM核心内涵有着诸多谋和之处,给了幼儿很多STEM探究的机会,每一次搭建,老师们都用STEM思维去分析幼儿可能获得的科学、数学、技术、工程方面的认知与经验。如:中班的跷跷板,凸显的是科学的杠杆原理、数学上的方位距离;大班的火箭,幼儿获得的则是平衡、对称数学概念,不同个体组装的工程思维。 4、拓展户外STEM区域 户外区域可以让幼儿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探索,为幼儿提供了在室内无法得到的学习机会。因此,在户外,我们打造了STEM轨道乐园、种植园地、建构乐园、玩沙玩水等区域,提供各种探究的工具、低结构材料,在各种有趣的户外活动中,为幼儿创设STEM探究的机会。 我们的STEM教育才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但我们认识到STEM是一种理念,践行STEM应处于一定的意识高度,将意识形态渗透于教育行为中,这要求我们以一种基于思辨的、合作的、探究的、创新的视角去审视与践行我们的活动。 虞永平教授指出:“教师的使命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了解和理解儿童的心灵,为儿童获得有益的经验创造条件。”课程游戏化宗旨就是为了让孩子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让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相信有了游戏精神的引领,我们STEM教育实践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早期STEM》[美]莎莉·穆莫(Sally Moomaw)著李正清 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备注 |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