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学习资料:幼儿园 STEM 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
华林幼儿园课题学习活动记录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松散材料支持幼儿园STEM项目开发的实践研究
活动时间 | 2022.4.20 | 记录人 | 徐梦婷 |
参与人员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
学习主题 | 《幼儿园 STEM 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 | ||
活动记录 | |||
一、幼儿园STEM教育中教师的指导 幼儿园 STEM 教育中,无论是基于项目学习的 STEM 教育活动,还是 STEM 主题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 STEM 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既取决于 STEM 教育活动的性质,也取决于对幼儿学习方式的深刻认识。当前有关STEM 教育活动较为一致的 认识是,STEM 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幼儿在 STEM 活 动中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建构式的学习,因此,在幼儿STEM教育中,教师已不再扮演 “知识传授者”,而是选择隐性方式存在于教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充当伴随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与幼儿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 STEM 相关的四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中,科学问题重在探究,技术问题重在操作或制作工程问题重在系统设计和规划,数学问题重在测量、计算。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由这四个领域所构成的跨学科问题解决过程都应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不应该直接提供答案,应鼓励儿童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独特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检验真知、获得发展,帮助儿童经验的提升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导儿童经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儿童建构相应经验。如,通过引导和帮助儿童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使用工具、识别材料、相互协作,从而培养儿童的观察、预测、动手操作、设计、 沟通、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美国早期儿童的STEM教育活动中,也倡导教师的指导除确定主题外,主要是对儿童的探究多加鼓励与支持。如,根据儿童的特点确定各领域的主题,为儿童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引发儿童思考,帮助儿童获得一定的STEM 经验。在活动形式上,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即鼓励儿童通过观察、倾听、触摸、闻、品尝等感官途径直接感知和体验材料。可以说,只要能准确把握 STEM 教育的核心特征与关键经验,在幼儿园 STEM 教育活动中教 师的指导方式与传统的科学教育并无本质区别。 二、幼儿园STEM教育中学习效果的评价 尽管幼儿园 STEM 教育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但不管其以何种形式出现、儿童经历了怎么样的探究,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最终都要面临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本研究认为,幼儿园STEM 教育中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看特定的STEM 学习过程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 STEM 教育核心经验与素养,还要看相应的学习经历或经 验是否有助于幼儿后续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些评价标准不仅涉及幼儿阶段 STEM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即这种教育是否能为后续阶段 STEM 教育质量的提升,乃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还涉及幼儿 STEM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即这种教育对幼儿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否得以体现。 具体来看,短期的评价主要看幼儿园特定的STEM学习过程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 STEM 教育核心经验与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判断: (1)看幼儿的 STEM 学习是否是基于幼儿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展开。只有基于幼儿生活中真实问题的学习,幼儿原有的经验才能发生迁移,因此这种学习对幼儿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学习,通过解决周围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才能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2)看幼儿的STEM 学习是否是跨学科的学习。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在幼儿早期的 STEM 学习中,至少要涉及S(科学)、T(技术)、E(工程) 、M (数学) 四个领域中两个领域以上,且由于幼儿的STEM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因此其必然是一种跨学科的整合式学习。 (3)看幼儿的 STEM 学习是否将工程思维贯穿始末。目前有关早期 STEM 教育的多数研究主张工程思维是STEM学习中的灵魂,主张应将工程中的设计思维作为早期 STEM 学习的主线,统率STEM学习中的其他方面。工程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真知定向的思维,目标是获得科学概念、揭示规律、追求真理,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素养。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是一种筹划性的思维,其核心是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4)看幼儿在 STEM 学习中是否善于进行团队合作,是否具有较高的协商能力。幼儿在 STEM 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 来自真实生活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已有的经验无法直接复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汇总不同幼儿的经验,并利用幼儿在不同方面的长处,进行有效的社会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充分地合作。他们有擅长计划的,有擅长交流的,有擅长设计的,有擅长制作的,有擅长测量的,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幼儿很快就会发现,充分的合作会带来事半功倍之效,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此外,国内有研究者认为“早期STEM教育强调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究,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此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良好途径”。因此,本研究主张有关幼儿园 STEM 教育长期效果的评价需要看其是否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如促成幼儿的深度学习、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等。
| |||
备注 |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