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木工坊专题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 2019/11/22 | 主持人 | 邹敏 |
参与人员 | 全体教师 | ||
活动主题 | 木工坊 | ||
活动记录 | |||
一、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木工坊 主持人:“木工”作为一种立体的几何艺术,对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自主活动,锻炼幼儿坚韧、勇敢的品质,让幼儿从小培养专注、坚持、自主、有序、探究的“工匠精神”。为此,我园结合STEM园本特色,为幼儿打造了“木工坊”活动,并开展了相关课程的计划和实施。为了更好的结合我园园本STEM特色,站在幼儿的视角,打破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游戏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木工坊的游戏活动内容、材料和活动形式,培养幼儿的工匠精神,有效激发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教研部将围绕“木工坊”在园内开展一次专题教研活动。 二、大班木工坊案例分享 孙逸菁分享大班STEM项目活动“苏州小桥” 三、各年级组老师介绍自己年级组的木工坊活动 张昕屿:因为是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木工坊里的大部分工具不太适合孩子们来操作使用。结合秋天的主题,孩子们一起收集了秋天的树叶,再使用木工坊的木片材料来进行制作。孩子们先用木片、树叶在硬纸板上进行摆放,尝试用木片摆放出毛毛虫、小蚂蚁等动物,或是一些简单的人物。在摆放好想要的图案后,再用白乳胶进行黏贴。在接下来的木工坊活动中,我们会继续结合主题投放相应的材料,在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后,投放更多的辅材,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吴玮: 结合主题秋天来了 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去捡各种颜色的树叶 用树叶在原木片上装饰成太阳的光芒,可以引导孩子有规律的进行排列,如绿黄绿黄这样的排列粘贴,活动操作较为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再收集彩色毛球,吸管等材料给太阳更具有形象化的装饰。 陆靖:孩子们在散步时闲聊,发现幼儿园近期正在进行的一些树木更替,有一些 树枝拔出来后收集在种植园附近,于是我们决定把树枝带回班级开展了木 工活动。经过讨论,我们将要进行的是家具的设计与操作,活动分为三部 分:首先是观察与欣赏,其次是讨论与设计,最后是操作与改进。孩子们 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走到户外,就地取材,通过工具将废旧的木块枝条 变废为宝,既能树立环保意识,又能享受造物的乐趣。 陈叶斌:结合大班年龄特点,了解到孩子们在木工坊中的很多器械都能熟练使用,如钻孔打洞、打磨、切割等等,在大班乐高活动中以轴、齿轮为主的工程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将木工坊与工程结合,将木头装上马达、齿轮、电池盒制作一个旋转木马,让原来平面的木工作品变得立体并且能动,提高幼儿的兴趣点。 四、老师们分享对这些活动的想法和感受 王怡雯:每一份材料都是经过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和实践的,也可以看出,我们老师现在都开始习惯性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自己年龄段孩子多能否达到的木工技能。 张曙光: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还可以再关注一下,孩子们是否能顺利操作这些材料,还有没有不合适的材料或者工具需要改进,不断优化我们的课程内容。 五、各年级组对木工坊的困惑 小班:小班孩子是否可以从简单的工具认识入手? 小班孩子的木工坊如何指导? 中班:木工房活动主题与技能的互相连接是否合理? 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指导,各个活动之间的衔接如何? 大班:如何有效提供材料?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 六、结尾 主持人:今天的教研活动,以案例为引,问题导向,学思结合,研改并进。在分享.交流;趣玩.乐创;真思.践行的过程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对木工坊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在接下来的木工坊活动中,老师们能进一步结合我园园本STEM特色,站在孩子的视角,打破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游戏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木工坊的游戏活动内容、材料和活动形式,培养幼儿的工匠精神,有效激发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