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为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好发于冬春季,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在腮腺肿胀的前后一周传染性最强,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
最初症状为脸部一侧位于耳下的腮腺开始肿大,再过一天,脸部另一侧的腮腺也开始肿大。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两周肿胀完全消失。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一般经过4~5天后逐渐消肿,1~2周后完全消退,很少有后遗症。若病儿在腮腺肿胀高峰期出现体温升高,头痛、颈僵直、呕吐、嗜睡、昏迷及抽风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怎么办?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在家或医院隔离,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要保持患儿口腔卫生,每日用温盐水漱口,多饮水,吃软而易消化的食物,酸辣食物可刺激唾液腺分泌而增加疼痛,因此应避免食用。在腮腺肿胀处可冷敷,也可口服板兰根冲剂。抗生素治疗该病无效,切不可滥用。腮腺炎无需特殊治疗,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给儿童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也是预防腮腺炎的有效方法。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方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幼儿。对与病儿密切接触的儿童要注意观察,可连续3~5天服用板兰根,进行预防。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